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、现代大学生成长的新特点、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新规律,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,教育部倡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,于2017-2020年在本科高等学校开展“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”工作,以推动高校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个性化、智能化、泛在化实验教学新模式,形成专业布局合理、教学效果优良、开放共享有效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项目示范新体系。
经过全国各高校、各省教育厅的层层推荐、选拨,共有303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进入教育部评审阶段,学科门类涉及生物科学、临床医学、核工程类、交通运输、化工与制药、电子信息、机械、药学8个大类。我院诊断学教研室陆楠副教授申报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“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诊断”(http://39.106.61.89/details?id=63)经校内申报、专家评审、山东省教育厅遴选,已获推荐参加教育部临床医学大类的选拨,也是我校唯一一个推荐到教育部参加评审的项目。
日前,教育部公布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平台(http://39.106.61.89/)展示所有入选项目,以供全国各高校师生借鉴、学习,从而起到广泛的辐射示范和宣传作用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,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,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试验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,延伸了教学时间和空间,提升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,很多项目都是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、或者高成本、高损耗,无法在常规实验室开展的教学项目,是对常规实验室教学的有力补充。希望我院师生能够抓住这一学习的机会,免费注册、登录学习,并积极参与评价、投票。